各县区科技局(发科局),长治高新区、经开区,有关单位:
为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、市政府办公室《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施方案》(长办发〔2022〕15号)精神,加快推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,依据《市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》(长科规〔2024〕1号),现就组织开展2024年度市新型研发机构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申报对象
长治市内聚焦科技创新需求,主要从事科学研究、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,投资主体多元化、管理制度现代化、运行机制市场化、用人机制灵活化的独立法人机构。
二、申报条件
市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具备如下条件:
(一)具备独立法人资格。申报单位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、事业单位或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(社会服务机构),已经注册或登记,运营正常。
(二)发展方向明确。面向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础产业升级的重点领域,以开展产业技术研发活动为主,具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明确的研发方向,在基础研究、应用基础研究、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研发服务等方面特色鲜明,具备产业服务支撑能力。
(三)实行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。具有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、开放的引人和用人机制;具有现代化的管理体制,拥有明确的人事、薪酬和经费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;建立市场化的决策机制和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。
(四)具备一定的研发基础条件。具备研究、开发和试验所需要的仪器、装备和固定场地等基础设施,办公和科研场所不少于200平方米;拥有必要的测试、分析手段和工艺设备,且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100万元。
(五)具有研发能力较强的人才团队。结构合理稳定,常驻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不低于15%且不少于5人。
(六)具有稳定的研发经费来源。财务状况良好,具备自我造血能力,主要包括出资方投入,技术开发、技术转让、技术服务、技术咨询收入,政府购买服务收入以及承接科研项目获得的经费等。出资方投入和主营业务收入等能够保障机构的管理运行、研发创新、建设发展需要。
(七)具有稳定的研发投入。上年度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年收入总额比例不低于10%且不低于50万元。
(八)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和消防安全标准。遵守有关安全生产、消防工作等法律、法规,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加强安全生产管理,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、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、消防安全管理制度,场所通过消防验收、检查、许可,涉及危险物品、特种作业等的须取得相关许可证,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资质和能力。
(九)近一年内未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或严重失信行为。
主要从事生产制造、教学培训、园区管理等活动,以及单纯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单位原则上不予受理。
三、申报材料
填写《长治市新型研发机构申报书》(附件1),并按要求将相关印证资料附在申报书内。
四、申报程序
(一)自主申报。对照申报通知,自评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,并提交至推荐单位。
(二)审核推荐。各县区科技局(发科局)及高新区、经开区为推荐单位。推荐单位应对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查,对符合要求的申报单位提出推荐意见,出具推荐函,与申报材料一并提交至市科技局。对在工作中发现的具备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条件的单位,可直接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。
五、有关要求
(一)严守科研诚信。申报单位必须严格履行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责任,确保申报材料和相关数据真实、准确。对于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的,一律取消申报或认定资格,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,产生不良后果的,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
(二)确保推荐质量。请各推荐单位按照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要求,认真审核,严格把关。要注意把关四个方面,一是量化指标必须符合相关条款数据要求;二是必须建立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,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;三是必须具备稳定的研发经费来源且发展方向明确;四是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和消防安全标准,近一年内未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或严重失信行为。
六、报送安排
市新型研发机构采取常年申报、定期认定的方式。本年度第一批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15日,之后常态化申报,按批次集中组织认定,本年度不再另行通知。各推荐单位按要求审查后,出具推荐函,并在申报材料上加盖公章,将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报送至市科技局。
报送地址:长治市潞州区威远门中路28号长治市科技局办公室
联 系 人:高倩云
联系电话:0355-2023260 18435149154